5月12日下午,在苏州市吴文化博物馆,来自吴中区百余所中小学的校长、教师观摩了由苏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碧波中学和枫津实验小学“同题异构、三师同上”“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吴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夏巍、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孙丽娟、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大队长叶秉华、吴中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孟晓庆、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叶军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好吴中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加强与中小学思政课的互促共进,着力构建层次递进、有机衔接的思政课程体系,实现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贯通融合与协同育人,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苏职大马院冉敏老师的公开展示课以“巧夺天工公输艺、香山技艺冠中华”为题,邀请香山帮非遗工匠现场展示技艺,紧扣香山帮非遗文化出海,揭示了香山帮工匠技艺所蕴含的匠心人文精神,涵养着吴地人文崇文重教、精益求精、追求创新的独特精神品质。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的深入实践,是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创新举措。

“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是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大思政课”创新实践,旨在依托苏州新时代生动实践非凡成就,以苏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扎根苏州大地上好“大思政课”,讲活苏州故事,讲透苏州实践的时代精神。苏职大马院将继续以“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馆校思政育人项目为载体,积极践行总书记“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号召,与各大中小学携手,打造好“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系列课程,擦亮“平江行”这一“行走的大思政课”育人特色品牌。(卢锋;图片:张宇)